誤碼率(SER:symbol error rate)是衡量數據在規定時間內數據傳輸精確性的指標,誤碼率=傳輸中的誤碼/所傳輸的總碼數*100% [1] 。如果有誤碼就有誤碼率。 另外,也有將誤碼率定義為用來衡量誤碼出現的頻率。進行特定條件下的誤碼率研究,對增強無線通信系統性能,改善數據傳輸質量意義重大 。
中文名:誤碼率
外文名:symbol error rate
縮 寫:SER
定 義:衡量數據在規定時間內數據傳輸精確性的指標
公 式:誤碼率=傳輸中的誤碼/所傳輸的總碼數*100%
用 途:表示數字系統傳輸質量
概念
誤碼率
誤碼的產生是由于在信號傳輸中,衰變改變了信號的電壓,致使信號在傳輸中遭到破壞,產生誤碼。噪音、交流電或閃電造成的脈沖、傳輸設備故障及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誤碼(比如傳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種不同規格的設備,均有嚴格的誤碼率定義,如通常視/音頻雙向光端機的誤碼率應該在:(BER)≤10E-9 。
誤碼率是最常用的數據通信傳輸質量指標。它表示數字系統傳輸質量的式是“在多少位數據中出現一位差錯”。舉例來說,如果在一萬位數據中出現一位差錯,即誤碼率為萬分之一,即10E-4 。誤碼率=錯誤碼元數/傳輸總碼元數。計算公式為:
誤比特率=錯誤比特數/傳輸總比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