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偶型溫度傳感器具有量程大、成本低、響應速度快、耐久性好等特點,被廣泛的應用于工業現場的溫度測量。R型熱電偶可以測量1700多度(℃)的高溫,在高溫測量場合有廣泛的應用。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談談熱電偶的工作原理。
什么是熱電偶呢?
熱電偶(thermocouple)是把兩種不同材料的金屬的一端連接起來,利用熱電效應來測量溫度的傳感器。如下圖:
熱電效應是熱電偶的物理基礎,什么是熱電效應呢?
我們知道,當在一段金屬絲的兩端施加電壓時,金屬絲會有電流流過并發熱。這種現象稱為電流的熱效應。
1821年,德國科學家托馬斯·約翰·賽貝克(seebeck)發現了電流熱效應的逆效應:即當給一段金屬絲的兩端施加不同的溫度時,金屬絲的兩端會產生電動勢,閉合回路后金屬絲中會有電流流過。這種現象被稱為熱電效應,也稱為塞貝克效應。
下面是熱電效應的圖解:
圖中黑線表示金屬絲,T1、T2和T3表示金屬絲上不同的溫度差,T3大于T1。
設T3和T1的溫度差為ΔT,則金屬絲兩端的電壓:
V31=S(T)xΔT;其中S(T)稱為塞貝克系數。
既然一條金屬絲兩端在不同的溫度下可以產生電壓差,那么熱電偶為什么要使用兩種金屬呢?
答案是:如果電壓表的探針使用的是與被測金屬絲相同的金屬,理論上電壓表將測量不到任何電壓。因為這相當于把金屬絲延長了,而延長后的金屬絲兩端沒有溫度差,因此就不會產生電壓差。
不同金屬的塞貝克系數是不同的,測量電壓等于兩種材料的塞貝克系數函數之差的積分,這就是熱電偶使用兩種不同金屬的原因。
根據兩種金屬的種類及含量的不同,熱電偶可分為不同的類型。
GB/T 16839將熱電偶分成如下幾個類別:
熱電偶的字母標志也稱為分度號
熱電偶中兩種金屬的連接端稱為測量端,也稱為熱端;與之相對應的一端稱為冷端。冷端作為參考端,早期使用冰水溫度(0℃)作為參考。通過測量的電壓的不同,以冷端為參考,來計算熱端的溫度。
隨著技術的發展,熱電偶的冷端并不必須為0℃。目前市場一些PLC的熱電偶模塊,比如S7-1200的SM1231 Thermocouple,可以通過冷端補償技術,根據測量到的電壓值來計算出測量端的溫度。示意圖如下:
注:冷端作為參考端,溫度應基本保持不變。
好了,關于熱電偶的工作原理就先介紹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