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中減壓元件的作用,與電冰箱一樣,也有兩個:一是將高壓制冷劑液體節流減壓,由冷凝壓力降到蒸發壓力;二是調節蒸發器的供液量。在空調器中采用的減壓元件,除了毛細管外,還有膨脹閥。
減壓元件安裝在冷凝器和蒸發器之間,為制冷系統中高壓與低壓之間的分界點。減壓元件前制冷劑是高壓液體,減壓元件之后,制冷劑是低壓、低溫濕蒸氣。
減壓節流的大小要適當,壓力不必減得太小,只要減到氟里昂液體氣化沸騰時,能足夠吸收被冷卻物的熱量即可,同樣進入蒸發器的制冷劑數量,也要與制冷負荷變化相適應,不過多也不過少。
毛細管
毛細管是內徑為0.5~1mm、外徑為2~3mm,長度為2~4m的紫銅管。毛細管雖小且結構簡單,但卻是空調器制冷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部件之一,它與整個系統是否匹配,直接影響空調器的制冷量。
毛細管
制冷劑通過毛細管會產生壓力降,若毛細管內徑細、長度長、內層粗糙,它的阻力也就大,兩端壓降也大。所以空調器蒸發溫度的調整,常用改變毛細管長度或內徑來進行。若要提高蒸發溫度,可以縮短毛細管的長度或增加毛細管內徑;反之,降低蒸發溫度,則可加長毛細管的長度或減小毛細管的內徑。由于毛細管的截面積與其直徑的平方成正比,即使內徑改變0.1mm,也會對蒸發壓力造成明顯變化。所以通常采取改變長度來微調蒸發溫度的高低。
有些空調器為了適應大制冷量的需要,要配二根或二根以上毛細管,它們分別與各自對應的蒸發器、冷凝器相連。常采用分液器,這種結構的優點是使蒸發器、冷凝器面積得到充分利用,不會發生分液不勻,但維修這類空調器時,每根毛細管相互位置不能搞錯,否則會不匹配,使空調器制冷量下降。
采用毛細管后制冷系統的制冷劑充液量一定要準確,因為毛細管的阻力值與充注量有密切關系,注意系統低壓側制冷劑充液量不要過多,首次充液量與蒸發器容積有關。
毛細管入口部分裝有干燥器,以防止污垢堵塞其內孔。為避免毛細管出口端噴流所引起的噪聲對環境的于擾,可在毛細管處包扎異丁橡膠等材料,用以防噪防震。
膨脹閥
膨脹閥又稱為調節閥,有手動調節和自動調節兩種。空調機組中常用溫度式熱力膨脹閥,熱力膨脹閥又分為內平衡式和外平衡式兩種。
內平衡式熱力膨脹閥的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它由感溫包、毛細管、膜片、閥座、閥針、傳動桿及調節機構等組成。膜片和毛細管之間的空間稱為動力室。膜片、毛細管、感溫包、動力室組成一個密閉的系統,稱感應機構。感應機構內灌注的感溫劑根據需要可與制冷系統內的制冷劑用同一種工質,也可采用不同的工質,一般采用同一工質的為多。
薄膜式內平衡熱力膨脹閥結構圖
膜片是由一塊很薄的(0.1~0.2mm)合金片沖壓而成形,斷面呈波紋形,其材料為鈹青銅或不銹鋼片,要求膜片在受力后的彈性變形性能好。
調節桿通過調整彈簧力的大小來調整膨脹閥的開啟過熱度。傳動桿頂在閥針座和膜片剛心之間以傳遞壓力。閥針座上裝有閥針,隨著傳動桿的上下移動,閥針也跟著閥針座一起移動,開大或關小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