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軸的折斷常由最小裂紋處開始,產生裂紋斷裂部位大部分出現在頭缸或末缸連桿軸頸圓角處與曲柄臂聯結部位。在運轉過程中,裂紋逐漸擴大,到達一定程度時突然折斷。在折斷面上觀察時常會發現有褐色部分,這顯然是舊裂紋,光澤發亮組織才是發展到后來突然折斷的痕跡。實踐證明,軸頸表層縱向裂紋經磨削后如果可以消除,還可繼續使用。而橫向裂紋在使用中由于受到較強的應力作用,裂紋將會逐漸擴大,當發現這種裂紋時應及時更換曲軸。
引起曲軸折斷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① 主軸承中心線的不同心,使曲軸受交變應力而早期疲勞,導致曲軸發生折斷事故。
造成主軸承不同心的原因除了機件本身變形所引起的以外,往往還由于在維修裝配或刮瓦時,主軸承座孔的不同心所致。
② 機油油路不通,軸與軸瓦之間干摩擦。
③ 大修磨曲軸時,砂輪圓角修整不當,由于沒有正確的圓角半徑,易使曲軸圓角處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導致曲軸折斷。
④ 裝用有嚴重裂紋的曲軸。一般曲軸軸頸是經過表面淬硬的,若主軸承的合金組織因發熱燒瓦而熔鑄在曲軸頸上,時間長久后則曲軸頸易引起裂縫的產生。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應保證良好的潤滑。
⑤ 曲軸軸心線偏移,使飛輪偏擺,在慣性力的作用下也易使曲軸產生疲勞折斷。
⑥ 飛輪連接螺栓松動,運轉時曲軸發生抖動,失去平衡,長時間后,曲軸極易由軸尾端折斷。
⑦ 長期處于各缸點火不均的情況下運轉,因而各缸爆發力不一致,從而使曲軸各軸頸受力不均,當曲軸遭到振動撞擊之后,也可能引起斷軸的故障。
⑧ 主軸瓦或連桿瓦的裝配間隙過大或合金脫落,引起沖擊載荷加大,當曲軸轉動之后,產生抖動現象,或機器經常發生“飛車”現象,造成受力過度,時間長久也能導致曲軸折斷。
⑨ 曲軸軸頸磨損嚴重時,連桿軸頸或主軸頸的兩端易形成尖角,產生很大的應力集中,這樣就容易在尖角處產生裂紋,在工作中裂紋逐漸增大而導致曲軸折斷。
⑩ 曲軸的飛輪錐孔沒有很好地裝牢固,若兩者之間的貼合不是面接觸,而是形成線接觸,則當發動機工作時,飛輪就會松動,造成曲軸和飛輪之間的沖擊。此時,由于飛輪受到兩個方向的沖擊,必將使曲軸鍵槽兩側面很快出現裂紋,如繼續使用,裂紋會逐漸擴大,必導致曲軸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