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波的特性
微波是一種頻率為300MHz-300GHz 的電磁波,其波長很短,直線傳播。微波遇到金屬材料時能發生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絕緣材料時可以穿透,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質、脂肪等介質時可以被吸收,并將微波能轉變為熱能。
由于微波頻率較高,其傳輸需要通過高導電率的波導管來傳輸。國際上規定家用微波爐有915MHz 和2450MHz 兩個頻率。三洋產品使用的是2450MHz。
2、微波加熱原理
被加熱的食物分子在每秒24.5 億次交變電場的作用下,分子間相互摩擦產生大量的摩擦熱,使食物內部產生高熱,將食物烹調成熟食。
微波爐的工作原理過程如下:電控系統將220V 交流電壓通過高壓變壓器和整流器,轉換成4000V 左右的直流電壓,送至磁控管產生微波,通過波導傳入腔體,由于腔體為金屬制品,微波無法穿透,在腔體中反射,并反復穿透被加熱食物,從而完成加熱過程。
微波爐是一種高效節能炊事用具,不但操作簡單、方便,能省時間。而且避免了煙熏火燎和油污染。但是微波爐也不是盡善盡美,為了安全衛生地使用微波爐,應當做到十忌。
1.忌超時加熱:食品放入微波爐解凍或加熱,忘記取出,若時間超過2h,則應丟掉,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2.忌再冷凍經微波爐解凍的肉類:
因為肉類在微波爐中解凍后,實際上已將外面一層低溫加熱了,在此溫度上細菌可以繁殖,雖再冷凍可使其繁殖停止,卻不能將活細菌殺死。已用微波爐解凍的肉類,如果再放人冰箱冷凍,必須先加熱至全熱。
3.忌將肉類加熱至半熟后在用微波爐加熱:因為在半熟的食品中細菌沒有被完全殺死,即使放入冰箱中,細菌仍會生長,第二次再用微波爐加熱時,由于時間短,不可能將細菌全殺死。冰凍肉類食品須先在微波爐中解凍,然后再加熱為熟食。
4.忌使用金屬器皿:因為放入爐內的鐵、鋁、不銹鋼、搪瓷等金屬器皿,微波爐在加熱是會與之產生點火花并反射微波,即損傷爐體又做不熟食物。
5.忌將普通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爐加熱:1)是熱的食物會使容器變形,2)是普通塑料放出有毒物質,污染食品,危害人體健康。
6.忌使用封閉容器:加熱液體時應使用闊口容器,因為在封閉容器內食物加熱產生的熱量不容易散發,使容器內壓力過高,易因起噴爆事故。即使在煎煮帶殼食物時,也要事先用針或筷子將殼膜刺破,以免加熱或引起爆裂、進濺弄臟爐壁。
7、忌使保鮮膜接觸食物:使用保鮮薄膜時,在加熱過程中最好不要讓其直接接觸食物,可將食物放人大碗底,用保鮮膜平封碗口或不用保鮮膜而直接用玻璃或瓷器蓋住,這樣也可將水汽封住,使加熱迅速均勻。在取出食物前,可將保鮮膜刺破,以避免它粘到食物上。
8.忌油炸食品:因高溫油會出現飛濺導致明火。如萬一不慎引起爐內起火時,切忌開門,而應先關閉電源,待火熄屆再開門降溫。
9.忌將微波爐置于臥室,同時應注意微波爐上的散熱窗柵不要被物品覆蓋。
10.忌長時間在微波爐前工作。啟開微波爐后,人應遠離微波或人距離微波爐至少在1米以上。孕婦和孩子最好不要接近微波爐。對微波爐應經常清洗,特別注意清除門上的殘渣,以避免由于門關不嚴而導致微波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