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梯形圖語言直接來源于傳統的繼電器控制系統,其符號及規則充分體現了電氣技術人員的讀圖及思維習慣,簡潔直觀,即使沒有學過計算機技術的人也很容易接受。
下面以梯形圖為例,說明梯形圖的編制方法,梯形圖入門。
1.左母線
在梯形圖程序的左邊,有一條從上到下的豎線,稱為左母線。所有的程序支路都連接在左母線上,并起始于左母線。
左母線上有一個始終存在,由上而下從左到右的電流(能流),稱為假象電流。觸點導通“能流”通過,觸點斷開,“能流”不能通過。今后我們將利用能流概念進行梯形圖程序的分析。
2.觸點
觸點符號代表輸入條件如外部開關,按鈕及內部條件等。bit位對應PLC內部的各個編程元件,該位數據(狀態)為1時,表示“能流”能通過,即該點接通。由于計算機讀操作的次數不受限制,用戶程序中,常開觸點,常閉觸點可以使用無數次。
3.線圈
線圈表示輸出結果,通過輸出接口電路來控制外部的指示燈、接觸器等。線圈左側接點組成的邏輯運算結果為1時,“能流”可以達到線圈,使線圈得電動作,PLC將bit位地址指定的編程元件置位為1;邏輯運算結果為0,線圈不通電,編程元件的位置0。即線圈代表PLC對編程元件的寫操作。PLC采用循環掃描的工作方式,所以在用戶程序中,每個線圈只允許使用一次。
4.功能塊
功能塊代表一些較復雜的功能。如定時器、計數器或數據傳輸指令等。當“能流”通過功能塊時,執行功能塊的功能。
以上四個按照需求進行邏輯編輯,及為plc的編制方法,當然實用程序的編制,需要一定的技術底蘊,但是基本方法就是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