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繼電器順序控制的原理、弊端,討論采用MM420變頻器的改造設計方案。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許多生產機械是由2臺以上的電動機拖動的,并且對各臺電動機的運行順序有一定的要求,如金屬切削機床常要求先起動油泵電動機再起動主軸電動機,而有的機械要求主軸電動機起動后才能起動進給電動機。隨著生產的需要,人們對生產機械的源動力有了更嚴格的、新的要求,傳統的繼電器順序控制已不能適應生產的需要。
1 繼電器順序控制
繼電器順序起動原理如圖1所示。交流接觸器KM1、KM2、KM3分別控制3臺鼠籠電動機M1、M2和M3。其工作過程是:按下起動按鈕SB1,交流接觸器KM1和時間繼電器KT1兩線圈得電,主電路主觸頭KM1閉合,電動機M1起動并延時,經過一定時間后,常開KT1閉合,線圈KM2和KT2得電,電機M2起動,再經過一定時間的延時,常開KT2閉合,線圈KM3得電,M3起動;當電動機需要停止時,按停止按鈕SB2,首先M3停止,經過KT3延時后,常閉KT3斷開,M2停止,經過KT4延時,M1停止。這樣就實現了3臺電機的順序起動和逆序停止。這種傳統的繼電器控制方式使用的電氣元件體積大、觸點多、故障率高、功能改變麻煩,并且電動機的起動性能很難滿足。隨著PLC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使用PLC和變頻器進行電動機的順序運行控制已成為必然趨勢。
2 改造方案
2.1 硬件原理圖
改造后的系統采用S7-200 PLC、西門子MM420變頻器,改造方案硬件原理圖如圖2所示。
用PLC控制MM420的5、6、7端子,進而控制電動機的起動、停止、調速。
2.2 功能特點
(1)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全部用硬器件、硬觸點和“硬”線連接,為全硬件控制;PLC內部大部分采用“軟”電器、“軟”接點和“軟”線連接,為軟件控制。
(2)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使用電器多,體積大且故障率大;PLC控制系統結構緊湊,使用電器少,體積小。
(3)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全為機械式觸點,動作慢,弧光放電嚴重;PLC內部全為“軟接點”動作迅速。
(4)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功能改變,需拆線接線乃至更換元器件,比較麻煩;PLC控制功能改變,一般只需修改程序便可,極其方便。
(5)繼電器接觸器順序控制實現電動機的起、停比較容易,但要滿足起、停的性能指標和調速的要求是非常繁瑣和麻煩的,甚至某些性能指標根本無法達到要求;PLC順序控制容易實現電動機的起、停和調速等性能要求。
2.3 參數設置
PLC順序控制的第5個功能特點是PLC順序控制的優勢所在,該功能特點都是通過對MM420的設置實現的。
(1)電動機的起、停時間。調整P1120(斜坡上升時間)的設定值實現電動機從靜止加速到最大電動機頻率所需的時間;調整P1121(斜坡下降時間)的設定值實現電動機從其最大頻率減速到靜止停車所需的時間。
(2) 電動機的正反轉。實現方法有兩種:通過調整P0701、P0702和P0703的設定值來實現,當設為1是“ON接通正轉,OFF停止”,設為2是“ON接通反轉,OFF停止”;通過設定的頻率正負值來實現,頻率設為正值,電動機正轉;頻率設為負值,電動機反轉。
(3)電動機的調速。MM420的5、6、7端子設定成多段速,總共能實現7種速度的變換。參數設定:P0004=7; P0701=17;P0702=17;P0703=17;P1001~ P1007設置固定頻率(用戶根據需要選擇)。
2.4 控制程序
MM420的參數設定好后用PLC的Q0.0~Q1.0輸出口分別控制3個變頻器的5、6、7端子(如果只用1個或者2個,不用的端子不接即可)。PLC順序控制的主要程序如圖3所示。M0.1控制第一臺電動機的運行情況,M0.2控制第二臺電動機的運行情況……。當M0.1有輸出時,開啟第一臺變頻器,電動機1開始工作;當M0.2有輸出時,開啟第二臺變頻器,電動機2開始工作;當M0.3有輸出時,開啟第三臺變頻器,電動機3開始工作。反之,當M0.1無輸出時,關閉第一臺變頻器,電動機1停止工作……。
在編程時要注意:當按下起動按鈕時,一定要給M0.4和M0.5置“0”,否則會出現M0.2、M0.3同時置“0”和置“1”的情況,這樣電動機無法工作。
3 結語
采用PLC和變頻器實現電機控制,特別是對工作環境條件較惡劣的工礦企業是一項明智之舉。基于MM420的PLC順序控制經實踐證明完全能滿足控制要求。